Skip to main content

敏捷 vs 精益;Scrum vs 看板方法

wKevin

David Aderson(戴维 安德森),这哥们 1956 年生,在 Moto、Microsoft 等几家公司工作过,尤其在微软期间,学习了在当年来说刚刚起步的“敏捷”,心向往之,写了一本《软件工程的敏捷管理》。不过不久后的一天,他学习了丰田的精益,又仔细观察了公园发入园卡来控制流量(类似停车场发停车卡来控制流量),然后改弦易张,闭门自创武功,搞出个:Kanban Methon(看板方法)。
苦心经营、孤军奋战了十多年,现在终于被称之为:看板之父了。
我向来对某某之父心怀敬仰,尤其是技术类的,必定有坚实的技术和理论基础,丰富的实战经验,百折不挠的传教士精神。
安德森现在当然已经功成名就了,算是吧,呵呵,自己搞了个看板研究院(Lean-Kanban University),又是精益软件和系统协会(Lean Software & Systems Consortium)的创始人 —— 自创武功、自成一派,在武学上可是非大师不可为啊。

**引入看板就是为了对那些拒绝敏捷的团队进行改进 —— David Aderson **

老安的意思是:那些不想搞敏捷、搞着搞着走形了的、觉得搞敏捷越搞越痛苦的,用看板方法来拯救你吧,看这口气,多霸气。

看板确实正在成为软件过程市场中的下一个明星,…… 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,从 CMMI,然后到 RUP,到 XP,再到 Scrum,那么看板就是下一个。 —— David Aderson

老安对自己充满了信息,大家一起来祝福他吧。

最近一个比较可靠的市场调查显示,Scrum 的市场占有率大约在 15%,RUP 最高市场占有率是 11%,Kanban 目标是 Scrum 其余的 85%市场 —— David Aderson

老安决定像 Scrum 发起猛烈的进攻,就像 Android 誓要占领苹果的市场份额。

那么问题来了,看板方法是个啥东东?看板方法和看板又是不是一回事呢?敏捷 vs 精益,Scrum vs 看板方法,孰优孰劣呢?

这些问题都要从历史讲起 ^_^

上世纪 80 年代,丰田精益(TPS)就已经出来了,牛逼的零库存、高质量风靡生产制造业界,靠的几大原则里面有一条:可视化的看板。TPS 中的看板通常只是指生产线上随产品一起流动的纸质卡片(貌似 kanban 的日语含义就是卡片的意思),后来又有了生产线上的进度看板(线上生产了多少)、效率看板、管理看板……一切能够写在墙上的东西都被丰田写出来贴在墙上,这就是看板,让质量提高的秘诀。零库存的秘诀是另外一个原则:拉系统。客户下单,开始第一次拉动,订单分解到主车间和供应商车间,第二次拉动,每条生产线自动核算出最后一个工位要做什么,朝着产线的前一个工位一次拉动。整体上看,就像从后往前逐级拉动。拉系统强调每个工位把当前工作专心做好,然后从上个工位在拉一个任务过来。

90 年代,敏捷出现了,敏捷中有一点不同于拉系统,敏捷采用自组织团队自选、自承诺、自认领方式,这种方式被安德森称之为推系统,其实我个人觉得和推还不是一个概念,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旦 SM 不够专业,PO 不够敏捷,确实很容易编程推系统:PO 把一堆的 Story 硬塞给 Team,认领不认领,早晚都是你的。所以敏捷中有一种观点:Team 要像打了鸡血一样,每天爆发一次小宇宙才行。这种推系统塞系统被精益和安德森所耻笑,哈哈。这个话题先说到这。

敏捷诞生之处,敏捷的四驾马车可能没有想到,十多年后的有人会拿敏捷和精益相比,因为一个是软件开发领域,一个是生产制造领域,看起来毫无重合,简直可以用“你走你的独木桥,我走我的阳关道”,两者一软一硬,一开发一生产。敏捷里面也有看板,或者说是故事强、燃尽图、燃起图、信息辐射墙……各种展板的总称吧。
看板——让人么把敏捷和精益硬生生拉在一起对比对比。其中最突出的,就是安德森了。
安德森糅合二者之精华,搞出一个怪胎:看板方法,取了敏捷的优秀实践(包括看板)+精益的拉系统。—— 这是一个方法论,类似于 Scrum,或 XP。
精益下两大方法论:TPS、看板方法。
敏捷下两大方法论:Scrum、XP。

看板方法这个名字如果能改为:“软件精益加敏捷看板的二合一系统”可能更合适些,什么?太长了?那“礼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宏功至仁纯孝章皇帝”长不长,你念的不也挺爽。

看板方法并不是因为有块板而得名,它叫看板是因为它采用了一种虚拟的看板系统 —— Alan Shallaway

那么看板方法和 Scrum 对比,有啥异同呢?简单对比一下吧:

Scrum看板方法
故事墙每个 Sprint 都清空看板一直存在
跨功能团队是必须的可选,允许专职团队
用户故事必须在一个 sprint 内完成对任务没有特殊要求
强调燃尽图没要求
迭代周期决定并发任务迭代周期不固定,并发任务数量也不限制
每个迭代周期固定,强调承诺不固定,随时可增减,利用推迟承诺为用户带来选择和灵活性
PO、SM、Team随意
用户故事要有优先级任务优先级可选
故事墙上只有用户故事任务墙上有任务,也可以有故障

详细信息可以参考书籍: 《Kanban and Scrum - making the most of both》

看完对比之后,你会不会和我一样,有个奇怪的想法:看板方法怎么这么反敏捷,简直就是传统方法加了块板而已嘛。
嗯,这么想就对了,人家老安说了:引入看板就是为了对那些拒绝敏捷的团队进行改进。

最后,安德森 2010 年写了一本书:《Kanban: Successful Evolutionary Change for Your Technology Business》,2014 年 1 月由阿里的项目经理 章显洲 老师翻译,Agilean 联合创始人 路宁 老师联手出版。

好了,大概就是这样了。

最后,战略上再藐视一下敌人:看板,就是个展板,出过黑板报的,就别说自己不懂。